風组词、風字组词、風怎么组词(120个) | 详细 |
風勵:[ fēng lì ]用委婉的言辞鼓励、劝勉。明 唐顺之《答江五坡提学书》:“闽 固多文少实之域也。非兄孰能振之,而欲振之,岂在声色文字之间哉,固有道矣,若其次则莫切於风励学官。”《明史·萧近高传》:“御史 黄尊素 因言 近高 暨侍郎 余懋衡、曹于汴、饶伸,太僕少卿 刘弘謨、刘宗周 并辞荣养志,清风袭人,亟宜褒崇,风励有位。” | 详细» |
風月場:[ fēng yuè chǎng ]情场。多指妓院。元 关汉卿《谢天香》楔子:“老天生我多才思,风月场中肯让人?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三八:“邻舍有个 杨二郎,也是风月场中人,年少风流,閒荡游耍过日,没甚根基。”《白雪遗音·马头调·劝嫖》:“风月场中,劝君休把痴心想,切莫要称强。”欧阳予倩《桃花扇》第一幕:“风月场中也有她才显得热闹。” | 详细» |
風漢:[ fēng hàn ]言语行动颠狂的人。风,今写作“疯”。唐 无名氏《玉泉子》:“刘蕡,杨嗣復 门生也。对策以直言忤时,中官尤所嫉忌。中尉 仇士良 谓 嗣復 曰:‘奈何以国家科第放此风汉耶?’”宋 陆游《自述》诗:“未恨名风汉,惟求拜醉侯。”林纾《二箴·言箴》:“髯鬢垂皤,乃类风汉。” | 详细» |
風憲:[ fēng xiàn ]1.风纪法度。《后汉书·皇后纪序》:“爰逮 战国,风宪逾薄,适情任欲,颠倒衣裳,以致破国身亡,不可胜数。”唐 窦常《和裴端公枢芜城秋夕简远近亲知》:“汉 廷风宪在,应念匪躬人。”孙中山《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》:“中国 从古以来,本有御史臺主持风宪,然亦不过君主的奴僕,没有中用的道理。”2.古代御史掌纠弹百官,正吏治之职,故以“风宪”称御史。唐 元结《辞监察御史表》:“臣自布衣,未踰数月,官忝风宪,任廉戎旅。”宋 司马光《初除中丞上殿札子》:“臣蒙陛下圣恩,拔於众臣之中,委以风宪,天下细小之事,皆未足为陛下言之。”3.泛指监察、法纪部门。宋 陈亮《谢张侍御启》:“风宪之地,执守是先;才智之渊,选抡不易。”清 李渔《怜香伴·冤褫》:“他怀恨教官,方才在门外相值,不分师长,开口就駡,挥拳就打,故此惊了风宪。”4.庄严整饬;威风。明 汤显祖《牡丹亭·索元》:“到 长安 日边。果然风宪,九市三街排场遍。”清 李渔《玉搔头·得像》:“奉旨寻簪忒风宪,地皮翻尽何曾见?” | 详细» |
風憲官:[ fēng xiàn guān ]指监察执行法纪的官吏。《明史·刑法志一》:“初詔内外风宪官,以讲读律令一条,考校有司。”《六部成语·吏部》:“风宪官。”注:“风闻奏事执掌法度之官,即御史也。”章炳麟《官制索隐》:“今时司法者,有刑部都察院、大理寺、按察司;行政者,有布政司、知府、知州、知县。此一官而用定名者也。然自其相联相属言之,则前者皆可云风宪官,后者皆可云地方官。”参见“风宪”。 | 详细» |
風曉:[ fēng xiǎo ]1.示意;委婉含蓄地告知。《史记·张丞相列传》:“﹝ 黄霸 ﹞治 潁川,以礼义条教喻告化之。犯法者,风晓令自杀。”宋 苏轼《论积欠六事并乞检会应诏所论四事一处行下状》:“﹝转运司﹞虽无明文指挥,而以喜怒风晓官吏,孰敢违者?”2.劝勉。宋 曾巩《本朝政要策·名教》:“於是詔书遂下,称人子之义,以风晓切责,而使执法举不能养者,定著於令焉。”宋 叶适《宏词》:“朝廷詔誥典册之文,当使简直宏大,敷畅义理,以风晓天下,《典》、《謨》、《训》、《誥》诸书是也。” | 详细» |
風木歎:[ fēng mù tàn ]同“风木之思”。宋 陆游《焚黄》诗:“早岁已兴风木叹,餘生永废《蓼莪》诗。” | 详细» |
風檢:[ fēng jiǎn ]1.指对自身言行方面的检点约束。《晋书·江统孙楚传论》:“江统 风检操行,良有可称,陈留 多士,斯为其冠。”《新唐书·崔日用传》:“子 宗之,袭封。亦好学,宽博有风检。”《新唐书·裴贽传》:“帝疑其外风检而暱帷薄,逮问翰林学士 韩偓。”2.犹风纪。《世说新语·规箴》“苏峻 东征 沉充,请吏部郎 陆迈 与俱”刘孝标 注引《陆迈碑》:“迈 字 功高,吴郡 人。器识清敏,风检澄峻。” | 详细» |
風幹:[ fēng gàn ]指人的风骨和才干。《新唐书·卓行传·司空图》:“父 舆,有风干。” | 详细» |
風會:[ fēng huì ]1.风气;时尚。《明史·乔允升曹于汴等传赞》:“虽其材识不远,耳目所熟习,不能不囿於风会,抑亦一时之良也。”清 阮葵生《茶馀客话》卷十二:“西山 本姓 慎,避 孝宗 讳,改姓 真。此在当时,风会如此,而不知其背於义也。”2.时势;时政。清 赵翼《廿二史札记》卷二一:“藩镇既由兵士拥立,其势遂及於帝王,亦风会所必至也。”清 马建忠《上李伯相复议何学士如璋奏设水师书》:“此乃转移风会之枢纽,釐正水师之关键。”郭绍虞《中国文学批评史》四五:“因为一时代自有一时代的文体,并且在这方面的造诣,这是风会所限,难以自超的。” | 详细» |
風雲會:[ fēng yún huì ]1.风云聚合。形容事物繁多。《文选·陆机<日出东南隅行>》:“蔼蔼风云会,佳人一何繁。”刘良 注:“蔼蔼盛貌,佳人繁多,若风云之会。”2.指君臣际会。亦泛指际遇。汉 王粲《杂诗》之四:“遭遇风云会,託身鸞凤间。”唐 杜甫《洗兵马》诗:“徵起适遇风云会,扶颠始知筹策良。”清 李渔《怜香伴·谄笑》:“河润莫教迟,枯鱼待水。倘若是雨露微沾,得赴风云会,那时节烧尾难忘此日雷。” | 详细» |
風漣:[ fēng lián ]风吹起的水的波纹。宋 黄庭坚《次韵曾子开舍人游籍田载荷花归》:“紫微乐暇日,披襟咏风涟。”任渊 注:“宋玉《风赋》曰:有风颯然而至,王乃披襟而当之。《诗》曰:河水清且涟漪。注云:风行水上成文曰涟。”清 厉鹗《晓望》诗:“遥山著秋瘦,小沼得风涟。” | 详细» |
風稜:[ fēng líng ]见“风棱”。 | 详细» |
風戽:[ fēng hù ]用风力来带动的汲水灌田的器具。 | 详细» |
風漪:[ fēng yī ]1.微风吹拂水面形成的波纹。唐 孟郊《献襄阳于大夫》诗:“风漪参差泛,石板重叠躋。”清 赵翼《清明前二日寿菊士招同棕亭再可立堂诸公泛舟至平山堂即事》诗:“红桥 南北渺风漪,处处名园互钩络。”2.借指竹席。宋 范成大《谢龚养正送蕲竹杖》诗:“一声霜晓谩吹愁,八尺风漪不耐秋。”宋 陆游《乙夜纳凉》诗:“八尺风漪真美睡,故应高枕到窗明。” | 详细» |
風鳥:[ fēng niǎo ]1.占术的一种。元 吴莱《范氏莛篿卜法序》:“蠡 种 之能有以尽乎具术也,予尝考之,大抵本出於太一六壬、玄女遁甲、风鸟云气之道。”参见“风角”。2.即极乐鸟。参见“极乐鸟”。 | 详细» |
風紀:[ fēng jì ]1.风教纲纪。唐 韩愈《祭虞部张员外文》:“分司宪臺,风纪由振。”《元史·刑法志一》:“仁宗 之时,又以格例条画有关於风纪者,类集成书,号曰《风宪宏纲》。”姚华《曲海一勺·骈史下》:“诚一代风纪之纲目,万化沿革之载记。”2.作风和纪律。鲁迅《集外集拾遗补编·对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风潮宣言》:“一若此次风潮,为校长整飭风纪之所致。”魏巍《东方》第六部第一章:“他想到,人民军在军容风纪上是很讲究的,就把自己也从上到下整饬了一番。” | 详细» |
風紀扣:[ fēng jì kòu ]制服领口上的搭扣。叶圣陶《皮包》:“白警官 挺挺胸,右手按着风纪扣。”刘心武《班主任》:“他的衣裤都明显地旧了,但非常整洁,每一个纽扣都扣得规规矩矩,连制服外套的风纪扣,也一丝不苟地扣着。” | 详细» |
風師:[ fēng shī ]传说中的风神。《魏书·李谐传》:“扇 风师 之猛气,张天罼之层网。”唐 罗隐《自湘川东下立春泊夏口阻风登孙权城》诗:“只见 风师 长占路,不知 青帝 已行春。”《元典章·礼部三·祭礼》:“立春后丑日祭 风师 於东北郊。”参见“风伯”。 | 详细» |
風帆:[ fēng fān ]1.船帆。清 林则徐《中秋嶰筠尚书招余及关滋圃军门天培饮沙角炮台眺月有作》诗:“转眸已失 大小虎,须臾 沙角 风颿收。”郭风《叶笛集》:“我看见无数的双桅船,以它们的高耸的桅杆、红色的三角旗、白色和茶色的风帆,张起或卷下的风帆,来装饰你的港口。”2.指张帆乘风而行的船。唐 韩愈《岳阳楼别窦司直》诗:“严程迫风帆,劈箭入高浪。”宋 周密《齐东野语·三高亭记改本》:“尝试倚楹而望,水光浮空,云日上下,风颿烟艇,飘忽晦明。”明 张煌言《怀王媿两少司马徐闇公沉复斋中丞》诗:“南望 铜陵 又一山,风颿千尺鲸波间。”艾芜《海岛上》:“屋外一望无际的淡蓝色海面和几只茶褐色风帆,便像壁间的大画幅一样,明静而清新地摆在我的眼前。” | 详细» |
|